首页>信息公开>新闻中心

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研讨会在广州成功召开

2019年11月24-28日,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协办的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研讨会在广州京溪礼顿酒店召开,会议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主办、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协办,共有来自微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6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微束分析相关标准的宣贯及学术讨论,进一步推动微束分析标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满足各单位在质量认证、计量认证、实验室认证与认可等工作中的需要。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微束标委会副主任徐坚教授和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唐维学主任分别致开幕词。

会议现场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微束标委会副主任徐坚教授致开幕词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唐维学主任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谢先德院士做了《微束分析在鉴定陨石中细小新矿物上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在鉴定新矿物涂氏磷钙石、谢氏超晶石、王氏钛铁矿、毛河光矿等时,SEMEDSLRMEPMATEMLA-ICP-MS等微束分析技术的应用。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杨勇骥研究员,做了《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及标准化》的报告,报告中指出纳米科技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之一,国际上许多国家对纳米材料的研究都特别重视,目前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及安全性评价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影响纳米科技发展的瓶颈。该问题的关键点是缺少相应的检测、安全性评价标准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雷淑梅高工针对电子探针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做了相关报告,报告中对电子探针的使用及在材料研究的多个领域例如焊接熔合处、光纤、水泥等领域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做了模具钢失效案例的解剖,详细介绍了电子探针对分析夹杂物、金相组织、合金元素分布等的应用。

浙江大学洪健研究员对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在植物病毒中的应用做了相关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多种形态各异的病毒,以及植物病毒检测方法,同时介绍了针对不同病毒已有的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最后通过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实例让大家了解电子显微镜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毅研究员做了《如何获得准确的能谱定量结果》的报告,讲解了能谱定量分析的原理,能谱定量结果的准确性与背底强度、加速电压等因素密切相关性,分析了轻元素测量准确度较差的原因及标准样品在能谱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定量计算常用方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振宇教授级高工推介了《微束分析国家标准汇编》这本书,并介绍了中国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国家标准研制的发展现状。报告中展示了电子探针、扫描电镜与金属、地矿、有机等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介绍了我国电子探针、扫描电镜标准样品的研制发展历程。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伍超群教授级高工关于实验室认可微束分析标准的注意事项做了相关报告。介绍了实验室认可主要依据以及微束分析认可的相关标准。根据日常工作经验,总结了认可微束分析标准在人员、设施、设备、方法、样品管理、结果有效性、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李香庭研究员,针对EDS分析国家标准中几个关键问题:EDS无标样定量分析的原理、相关国家标准及计算方法、EDS能量分辨率及测量方法、EDS定量分析误差及探测限、轻元素的定量分析、EDS分析中碳污染问题和不导电试样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谢先德院士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杨勇骥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雷淑梅高工

浙江大学洪健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毅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振宇教授级高工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伍超群教授级高工

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李香庭研究员

这次会议给广大电镜技术工作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微束分析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和微束分析标准发展现状,为标准制定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助于我国各微束分析实验室、相关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能更好地执行这些标准,提高分析技术水平及技能。

(物理力学测试部  刘连花/撰稿  邝宏聪/摄影)